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龈萎缩可通过观察牙龈形态、牙齿敏感度、牙根暴露程度、牙齿松动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进行判断。牙龈萎缩可能由牙周疾病、不良刷牙习惯、牙齿错位、吸烟及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1、牙龈形态:牙龈萎缩时,牙龈边缘会逐渐后退,牙根部分暴露,牙龈颜色可能变浅或发红。日常护理中可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过度用力刷牙,同时定期进行牙周检查。
2、牙齿敏感: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牙齿对冷热刺激的敏感度增加。建议使用含氟牙膏或脱敏牙膏,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避免进一步刺激牙齿。
3、牙根暴露:牙龈萎缩后,牙根部分暴露,牙齿看起来变长。这种情况通常与牙周疾病有关,需通过牙周治疗如洁牙、刮治等方式控制病情,必要时可进行牙龈移植手术。
4、牙齿松动:牙龈萎缩严重时,牙齿可能因支撑组织减少而松动。这与牙周炎密切相关,需及时就医,通过牙周治疗或牙齿固定术稳定牙齿。
5、口腔卫生:牙龈萎缩患者常伴有口腔异味或牙龈出血,提示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建议每天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清洁口腔,定期进行专业洁牙,保持口腔健康。
日常护理中,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有助于牙龈健康。适当进行口腔运动如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促进唾液分泌,保护牙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