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液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贫血症状、出血倾向、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肿大五种典型表现。
贫血是最常见的血液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机体缺氧会导致指甲床发白、结膜颜色变淡,重度贫血可能出现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贫血原因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或失血,需通过血常规检查明确血红蛋白数值。
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皮肤淤青、牙龈渗血、鼻出血或月经量增多。血小板减少时可能出现针尖样皮下出血点,凝血因子缺乏者常见关节腔血肿。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急情况,需紧急就医处理。
白细胞异常患者易反复感染,表现为持续低热或高热寒颤。常见口腔溃疡、肺部感染、肛周脓肿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合并真菌或特殊病原体感染,需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病因。
淋巴系统受累时可见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韧硬且活动度差。恶性血液病可能出现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团块,伴随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超声检查可判断淋巴结性质。
骨髓造血异常时脾脏代偿性增大,表现为左上腹饱胀不适。巨脾可能压迫胃部引起早饱感,肝功能异常者可见黄疸、蜘蛛痣。触诊检查可发现肋下肝脾肿大影像学检查能确定具体程度。
血液病患者需保持饮食均衡,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注意口腔清洁减少感染风险。居住环境需定期通风消毒,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出现持续发热、意识模糊或大出血等急症表现时,应立即前往血液科急诊救治。长期异常疲劳或皮下出血点增多建议尽早就诊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