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感冒引起的头疼通常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鼻窦压力增加、发热导致血管扩张、肌肉紧张以及脱水等因素共同导致。
感冒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和白介素。这些物质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发头部疼痛感受。炎症反应引发的头疼多为持续性钝痛,常伴随鼻塞、咽痛等典型感冒症状。
感冒时鼻腔黏膜肿胀会阻塞鼻窦开口,导致鼻窦内空气流通受阻形成负压。同时黏液潴留可能继发细菌感染,产生脓性分泌物。这种鼻窦源性头疼多表现为前额或面颊部胀痛,弯腰时疼痛加剧。
发热时机体会通过扩张头部血管促进散热,血管舒张牵拉血管壁神经末梢引发搏动性头痛。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头痛程度可能加重约15%。这类头疼往往随体温升降而变化,退热后症状可缓解。
感冒时频繁咳嗽、擤鼻涕等动作会导致颈部及头部肌肉持续收缩。肌肉痉挛压迫周围神经和血管,产生紧张型头痛。其特征为双侧束带样压迫感,可能从后枕部向前额放射。
发热加速体液蒸发,饮水不足易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脑脊液压力变化和脑组织暂时性缺氧共同诱发头痛。此类头疼多伴随口渴、尿量减少,补充电解质后症状多能改善。
感冒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选择小米粥、百合粥等易消化食物。居家时可使用加湿器维持50%空气湿度,避免用力擤鼻。若头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呕吐、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排除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建议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骤然增大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