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做哪些检查

高云 副主任医师

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可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血液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等方式进行检查。心电图用于评估心脏电活动,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成像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脏瓣膜病变和心肌运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注入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和心肌酶谱等,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动态心电图可记录24小时内心电活动,捕捉偶发性心律失常。这些检查方法各有侧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组合。

1、心电图: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疾病。检查无创且快速,适用于急诊和常规筛查。对于疑似心肌缺血患者,可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观察运动后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脏供血情况。心电图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波成像技术,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通过测量心脏腔室大小、室壁厚度和瓣膜运动,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血流速度和方向,诊断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无辐射,适用于孕妇和儿童,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首选方法。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观察血管狭窄或阻塞情况。检查可明确病变位置和程度,指导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存在一定风险,通常用于症状明显或非侵入性检查无法确诊的患者。

4、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心肌酶谱和炎症指标等,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定期监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血糖升高提示糖尿病风险,心肌酶谱升高可能提示心肌损伤。血液检查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5、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24小时内心电活动,捕捉偶发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查设备轻便,患者可正常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动态心电图适用于症状不典型或常规心电图无法确诊的患者,如阵发性心悸、晕厥等。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心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多样,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除了上述检查,患者还需注意日常饮食和运动,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有氧运动等,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