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狭窄比例及症状相关,轻中度狭窄可能无症状,重度狭窄可能引发脑缺血甚至脑卒中。
约50%以下的颈动脉狭窄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通过体检发现。此类患者需定期超声监测,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必要时服用阿托伐他汀等药物稳定斑块。
狭窄程度达50%-70%时可能出现一过性黑朦、肢体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消失,但提示未来卒中风险显著增加,需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狭窄超过70%可能引发脑梗死,表现为持续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急性期需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期需长期服用氯吡格雷预防复发。
无论狭窄程度,易损斑块破裂均可能引发急性血栓。超声显示低回声斑块、表面溃疡时,即使狭窄不严重也需强化降脂治疗,部分患者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双侧重度狭窄或对侧颈动脉闭塞时,脑灌注压显著降低,轻微血压波动即可诱发分水岭梗死。此类患者需谨慎控制血压,必要时考虑血管搭桥手术。
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每周进行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监测血压血糖,避免颈部按摩或突然转头。每6-12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若出现新发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吻合口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