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是什么

7934次浏览

杨小凡 主任医师

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肾小球肾炎可能由感染因素、免疫异常、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以及药物毒性等原因引起。

1、感染因素: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典型代表,咽喉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与链球菌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发炎症。病毒如乙肝病毒、寄生虫如疟原虫也可通过类似机制致病。这类肾炎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慢性期需控制炎症进展。

2、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产生抗核抗体等异常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IgA肾病则是免疫球蛋白A在系膜区异常沉积所致。这类患者常伴有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干预。

3、遗传因素:

Alport综合征由IV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伴听力异常。薄基底膜肾病则有家族性血尿特征。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并控制血压。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晚期出现大量蛋白尿。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结晶沉积可诱发炎症。控制血糖、尿酸是关键,同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减轻肾脏负担。

5、药物毒性:

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肾小球缺血。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用药前需评估肾功能,避免肾毒性药物联用。

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蛋清等动物蛋白。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水肿或泡沫尿及时就医。戒烟限酒,避免腌制食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