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咳嗽吃药不见好可通过调整用药、排查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物理排痰、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咳嗽持续可能与用药不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痰液黏稠、潜在疾病等因素有关。
常见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氨溴索、愈创甘油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自行使用成人止咳药或剂量错误可能加重症状。细菌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抗病毒药物。中药止咳糖浆成分复杂,需避免重复用药。
过敏性咳嗽可能对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产生反应。伴随打喷嚏、眼痒等症状时,需进行过敏原检测。接触毛绒玩具、新装修房屋或二手烟会加重气道敏感。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可缓解过敏症状。
保持室内湿度50%-60%可减少气道刺激,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换水。每日通风3次且避免直吹,室温维持在20-24℃为宜。卧室避免放置地毯、毛绒制品,床单每周用60℃热水清洗。
一岁以下婴儿可采用拍背法,五指并拢呈空心掌由下至上轻拍背部。大龄儿童可用生理盐水雾化稀释痰液,每天2-3次。适当饮用温开水或梨水有助于气道湿润,睡觉时垫高肩部缓解夜间咳嗽。
咳嗽超过2周需进行血常规、胸片或肺功能检查。百日咳表现为阵发性呛咳伴鸡鸣样回声,肺炎多有发热和呼吸急促。支气管异物可能出现突然剧烈呛咳,胃食管反流常伴随进食后咳嗽加重。
咳嗽期间避免食用冷饮、坚果等刺激性食物,选择百合粥、白萝卜汤等润肺膳食。保持每天饮水800-1000毫升,3岁以上儿童可练习腹式呼吸锻炼肺功能。夜间使用生理盐水滴鼻保持鼻腔通畅,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密切观察有无呼吸费力、口唇发绀等危重症状,1岁以下婴儿或高热持续3天以上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