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肺炎不发烧只咳嗽可能由病毒性感染、支原体感染、过敏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抗过敏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免疫调节等方式干预。
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病毒直接侵袭下呼吸道导致炎症反应。患儿多表现为阵发性干咳伴喉部痰鸣,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配合雾化吸入缓解气道痉挛。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特征为刺激性咳嗽持续两周以上。多数患儿表现为中低度发热或不发热,胸片显示间质性改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可有效抑制病原体,需配合气道湿化护理。
过敏性肺炎常见于过敏体质儿童,接触尘螨或花粉后出现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典型特征为晨起及夜间咳嗽加剧,无脓性痰液。需检测过敏原并规避,急性期可使用孟鲁司特钠等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
部分患儿因气道敏感性增高导致咳嗽阈值降低,轻微刺激即可诱发持续性干咳。这种非感染性炎症常伴有气道重塑,肺功能检查可见小气道功能障碍。治疗以布地奈德雾化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主。
免疫缺陷患儿感染后可不出现典型发热反应,仅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伴慢性咳嗽。需排查免疫球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预防接种史不全者应及时补种疫苗。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饮食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泥、南瓜粥,适当补充乳铁蛋白增强黏膜免疫。咳嗽期间采用空心掌拍背促进排痰,睡眠时抬高头部15°可减轻夜间咳嗽。若咳嗽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需立即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