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肾癌的筛查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史评估、体格检查、基因检测等方式进行。肾癌通常由吸烟、肥胖、高血压、遗传因素、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等原因引起。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手段,能够发现肾脏内的异常肿块。超声检查无创且便捷,CT和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肿瘤信息,帮助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
2、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和血液检查有助于发现肾癌的早期迹象。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或蛋白质可能提示肾脏问题,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可能反映肾功能异常。
3、病史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吸烟史、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以及家族中是否有肾癌或其他癌症病史。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患癌风险。
4、体格检查:通过触诊检查腹部是否有肿块或压痛,评估肾脏的大小和形状。虽然肾癌早期可能无明显体征,但体格检查仍是筛查的重要环节。
5、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性肾癌病史的患者,基因检测可帮助识别与肾癌相关的遗传突变,如VHL基因突变。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高风险人群,并制定个性化筛查计划。
肾癌筛查后,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并定期进行肾脏健康检查。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西兰花等,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运动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有助于降低肾癌风险,早期发现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