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怀孕期外阴瘙痒可能由激素变化、分泌物刺激、感染因素、皮肤敏感及衣物摩擦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感染控制、调整生活习惯及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外阴皮肤引发瘙痒。这种情况可通过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选择棉质透气内裤缓解,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若伴有分泌物异常,需就医排除真菌感染。
宫颈腺体分泌旺盛可能使白带量增加两到三倍,残留的分泌物易滋生细菌。建议每日更换内裤两到三次,排便后从前往后清洁,使用pH4.0-4.5的弱酸性护理液维持菌群平衡。
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易诱发念珠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典型表现为豆渣样白带伴剧烈瘙痒。确诊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片或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孕期安全用药。
部分孕妇会出现妊娠特异性皮炎,表现为外阴红斑、脱屑伴瘙痒。避免抓挠后可用冷藏的芦荟胶冷敷,选择无香精的婴儿润肤乳保湿,症状持续需皮肤科就诊排除湿疹。
过紧的孕产妇裤或化纤材质可能加剧瘙痒。推荐穿着高腰纯棉孕妇内裤,洗涤时漂洗干净避免洗涤剂残留,睡眠时可不穿内裤保持通风。合并静脉曲张者需同时抬高下肢改善循环。
孕中晚期出现瘙痒需警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该病表现为全身瘙痒伴黄疸,需立即检测胆汁酸水平。日常建议食用富含维生素B族的糙米、燕麦,每日饮水不少于两千毫升,避免辣椒等辛辣食物。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瘙痒剧烈时可用手掌按压代替抓挠,任何药物使用前必须经产科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