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孕期鼻炎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但严重症状可能通过母体缺氧或睡眠障碍间接影响胎儿。主要影响因素有激素水平变化、过敏原刺激、免疫力下降、鼻部结构异常及环境因素。
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引发血管运动性鼻炎。这类鼻炎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鼻塞、清水样鼻涕,特点是症状随体位变化。可通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缓解,避免使用减充血剂类药物。
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史的孕妇更易发作,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可能诱发打喷嚏、鼻痒等症状。严重过敏可能影响孕妇血氧饱和度,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减少接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等B级安全药物。
孕妇免疫系统为适应胎儿存在主动抑制状态,易受病毒细菌侵袭引发感染性鼻炎。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排除鼻窦炎,化脓性感染可能通过炎症因子影响胎儿,需医生评估是否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妊娠前存在的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问题在孕期可能加重。此类结构性鼻炎往往伴随持续性鼻塞,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引发胎儿宫内缺氧风险。严重者需耳鼻喉科会诊,分娩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干燥空气、空气污染或二手烟等环境因素会加剧鼻黏膜刺激。建议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空气净化器,远离烟草烟雾。长期被动吸烟可能增加胎儿低体重概率,需严格避免。
孕期鼻炎护理需特别注意用药安全性,优先选择海盐水喷雾、蒸汽吸入等物理疗法。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采取侧卧位睡眠可减轻鼻塞,使用加湿器保持卧室空气湿润。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黄绿色分泌物,应及时到产科和耳鼻喉科联合就诊。日常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鼻出血,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适度散步促进鼻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开过敏原高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