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跖骨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骨质疏松、长期应力作用、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石膏固定:跖骨骨折后通常需要石膏固定4-6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类型和愈合情况而定。石膏固定期间需避免负重,确保骨折端稳定,促进愈合。
2、药物治疗:跖骨骨折后可使用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片400mg/次,每日2次、促进骨愈合的药物如钙片500mg/次,每日1次和维生素D3400IU/次,每日1次,缓解疼痛并加速骨愈合。
3、物理治疗:骨折愈合后,可通过低频电疗、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加速康复进程。物理治疗通常在拆除石膏后进行,每周2-3次。
4、康复训练:骨折愈合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如足踝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负荷。
5、病理性骨折:跖骨骨折可能与骨质疏松、骨肿瘤等病理性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如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70mg/次,每周1次治疗骨质疏松。
跖骨骨折后,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促进骨愈合。康复期间可进行适度的足踝关节活动训练,如足尖踮起、足踝旋转等,逐步恢复行走功能。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