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什么

王志学 主任医师

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表层发生炎症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反酸等症状。该病可能由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

1、饮食不当:长期食用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感染后,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治疗需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等。

3、长期服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会抑制胃黏膜保护机制,导致炎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1g。

4、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黏膜修复,诱发炎症。可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

5、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加重炎症。建议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同时,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