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通常由性传播、皮肤接触、母婴传播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常见药物包括干扰素α-2b注射液500万单位/次,每周3次、咪喹莫特乳膏5%浓度,每日涂抹1次、西多福韦注射液5mg/kg,每周1次。这些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已形成疣体或病变组织,可采用激光手术、冷冻手术等方式切除。激光手术通过高能激光束精确切除病变组织,冷冻手术利用液氮低温冷冻破坏疣体细胞。手术治疗可快速清除肉眼可见的病变。
3、免疫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可通过增强免疫力辅助治疗。可使用胸腺肽α1注射液1.6mg,每周2次、转移因子口服液10ml,每日2次等免疫调节剂,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4、定期复查: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潜伏期长、易复发的特点,需定期进行HPV-DNA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等,监测病情变化。高危型HPV感染者建议每6个月复查1次,低危型感染者每年复查1次。
5、预防传播:人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物品,防止间接接触传播。感染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搔抓患处,防止自身接种传播。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坚果等,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