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中医治疗耳鸣可通过针灸、中药、推拿、耳穴贴压、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行。耳鸣可能由肾虚、肝火旺盛、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
1、针灸:针灸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常用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听宫、翳风、太溪等,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耳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通常每周进行2-3次,连续治疗4-6周可见效。
2、中药:中药治疗耳鸣需根据个体体质辨证施治。肾虚型耳鸣常用六味地黄丸,肝火旺盛型可用龙胆泻肝汤,气血不足型可选用归脾汤。中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通常每日一剂,连续服用1-2个月。
3、推拿:推拿通过按摩耳周穴位如耳门、听宫、风池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推拿手法需轻柔,每日可进行1-2次,每次15-20分钟,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症状。
4、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是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于耳部特定穴位,通过持续刺激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耳鸣。耳穴贴压需每3-5天更换一次,连续治疗2-3个月。
5、饮食调理:饮食上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肾虚型耳鸣可多食黑芝麻、核桃、枸杞等补肾食物;肝火旺盛型可多食菊花、决明子、苦瓜等清肝泻火食物;气血不足型可多食红枣、桂圆、山药等补气养血食物。
中医治疗耳鸣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耳部保健操,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