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
游泳时脚抽筋可通过拉伸、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通常由肌肉疲劳、电解质失衡、水温过低、脱水、血液循环不良等原因引起。
1、拉伸:抽筋时立即停止游泳,将脚趾向身体方向拉伸,保持15-30秒,帮助缓解肌肉痉挛。重复几次直到抽筋感消失。
2、按摩:用手掌或指腹轻轻按摩抽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按摩时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
3、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抽筋部位,温度控制在40-45℃,持续10-15分钟。热敷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疼痛。
4、补充水分:游泳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电解质失衡。建议每20-30分钟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或运动饮料。
5、调整姿势:抽筋后调整游泳姿势,减少对抽筋部位的压力。可以尝试仰泳或蛙泳,避免过度使用抽筋的肌肉。
游泳时应注意热身运动,充分拉伸腿部肌肉,避免突然剧烈运动。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钙、镁、钾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坚果等,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游泳后适当进行放松运动,如慢走或轻柔的拉伸,促进肌肉恢复。若频繁出现抽筋现象,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