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腰肌筋膜炎可通过触诊压痛、活动受限测试、影像学检查、症状持续时间评估、排除其他疾病等方式诊断。该病通常由肌肉劳损、寒冷刺激、姿势不良、局部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触诊压痛:腰肌筋膜炎患者在髂嵴上方或腰椎旁肌肉处存在明显压痛点,按压时疼痛向臀部放射。医生通过拇指滑动触诊可发现肌筋膜紧张带,局部肌肉呈条索状硬结。患者需避免直接按压痛处,采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2、活动受限测试:患者前屈时疼痛加剧,后伸时症状减轻是典型表现。侧弯试验可诱发患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有助于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建议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臀桥运动增强腰部稳定性。
3、影像学检查:X线用于排除骨折或骨病变,超声可显示筋膜增厚和血流信号异常。MRI能清晰显示肌肉水肿和筋膜炎症,但通常用于顽固性病例。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4、症状持续时间评估:急性期表现为突发腰部剧痛伴活动障碍,慢性期转为持续性钝痛晨起加重。疼痛超过3个月需考虑纤维肌痛综合征可能。使用乳香、没药等中药外敷可缓解慢性炎症。
5、排除其他疾病:需与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肾结石等鉴别。实验室检查排除风湿因子异常,尿常规排除泌尿系统疾病。物理治疗采用冲击波、超声波等仪器促进组织修复。
腰肌筋膜炎患者应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训练配合2次力量训练。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多食用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并在膝间垫枕减轻腰部压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