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没有乙肝抗体时,建议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风险。
1、抗体检测:通过血液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抗体水平低于10mIU/mL时,视为无保护性抗体,建议接种疫苗。接种前需确认无乙肝病毒感染史。
2、接种程序:乙肝疫苗通常采用三针接种程序,分别在0、1、6个月进行。每针剂量为20μg,肌肉注射。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增加剂量或延长接种间隔。
3、接种效果:乙肝疫苗接种后,90%以上人群可产生保护性抗体,抗体水平可持续10年以上。接种后1-2个月可复查抗体水平,确认免疫效果。
4、适用人群:乙肝疫苗适用于所有无乙肝抗体的人群,尤其是医务人员、慢性肝病患者、性伴侣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等高危人群。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应接种首针疫苗。
5、注意事项:接种乙肝疫苗前需确认无发热、急性疾病等禁忌症。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如有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乙肝疫苗接种后,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饮酒等,以维护肝脏健康。定期复查肝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通过接种疫苗和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降低肝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