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疫苗第三针通常在接种第一针后6个月注射,具体时间需根据疫苗类型和个体免疫程序调整。
1、常规程序:采用0-1-6月接种方案,第三针与第一针间隔6个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CHO细胞疫苗均适用该程序,确保抗体持续高效产生。
2、加速程序:部分特殊人群可选择0-1-2月方案,但第三针仍需在第12个月补种。早产儿或免疫缺陷者需通过抗体检测决定加强接种时间。
3、母亲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婴儿,需在出生12小时内接种首针,第三针建议不晚于6月龄。同时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实现双重防护。
4、抗体监测:全程接种后1-2个月应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需补种。医务人员等高危群体建议每5年复查抗体水平。
5、延迟处理:若错过原定时间,无需重新开始程序,尽快补种第三针即可。延迟接种可能影响抗体峰值浓度,但最终免疫效果无明显差异。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注射部位红肿反应。日常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鱼类、香蕉等食物促进抗体形成,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功能。育龄女性完成接种后建议避孕3个月,慢性病患者接种前需评估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