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中医治疗失眠可通过饮食调节、药膳调理、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情志调养等方式改善睡眠质量。失眠可能与心脾两虚、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痰热内扰、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浅等症状。
1、饮食调节:选择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燕麦等,色氨酸有助于合成褪黑素,促进睡眠。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晚餐不宜过饱,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2、药膳调理:可选用具有安神作用的食材,如莲子、百合、龙眼肉等。莲子百合粥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适合心脾两虚型失眠;龙眼肉红枣茶可补益气血,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睡眠问题。
3、中药汤剂: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心脾两虚型可选用归脾汤,肝郁气滞型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阴虚火旺型可选用黄连阿胶汤,痰热内扰型可选用温胆汤,气血不足型可选用八珍汤。
4、针灸推拿:通过针灸特定穴位,如神门、内关、三阴交等,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睡眠质量。推拿手法可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如头部按摩、背部推拿等。
5、情志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思虑和情绪波动。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固定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运动方面,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护理上,注意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使用舒适的寝具,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