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息肉通常不会直接引发癌变,但长期不治疗或反复发作可能增加癌变风险。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内良性增生,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通常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相关。虽然鼻息肉本身为良性病变,但若长期存在或反复发作,可能对鼻腔黏膜造成持续刺激,增加癌变风险。鼻息肉患者若合并有慢性炎症或免疫系统异常,也可能间接影响癌变概率。
1、慢性炎症:鼻息肉常伴随慢性鼻炎或鼻窦炎,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鼻腔黏膜细胞异常增生,增加癌变风险。治疗上需积极控制炎症,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1-2次或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每日10mg。
2、免疫异常:部分鼻息肉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如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升高,可能影响鼻腔黏膜的修复能力,增加癌变风险。建议定期检查免疫功能,必要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3、遗传因素:鼻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家族中有鼻息肉或鼻腔肿瘤病史的人群需提高警惕。建议定期进行鼻腔检查,如鼻内镜检查或CT扫描,以早期发现异常。
4、环境刺激: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化学物质或烟草烟雾等环境中,可能加重鼻腔黏膜的损伤,增加癌变风险。建议改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必要时佩戴口罩防护。
5、合并疾病:鼻息肉患者若合并有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疾病,可能增加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间接影响癌变概率。建议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如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氟替卡松吸入剂,每日1-2次或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片,每日10mg。
鼻息肉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以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鼻腔血液循环。日常生活中,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日1-2次。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出血、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