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息肉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但通常不会自动消失。鼻息肉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反应、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流鼻涕等症状。
1、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是鼻息肉形成的常见原因,长期炎症刺激导致鼻腔黏膜水肿增生。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一次,持续使用1-3个月。
2、过敏反应: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刺激鼻腔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每日一次,每次10mg,或西替利嗪片,每日一次,每次10mg。
3、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鼻腔黏膜炎症,增加鼻息肉风险。治疗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日三次,每次500mg,或克拉霉素片,每日两次,每次250mg,疗程7-10天。
4、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鼻息肉病史的人群更易患病。建议定期进行鼻腔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鼻内镜手术或息肉切除术。
5、免疫异常: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鼻腔黏膜炎症反应加剧。治疗时可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环孢素软胶囊,每日两次,每次100mg,或硫唑嘌呤片,每日一次,每次50mg,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鼻息肉患者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刺激性气体,适当进行鼻腔冲洗,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鼻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