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母乳喂养、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定期检查等方式护理。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遗传等因素引起。
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帮助分解体内多余的胆红素,促进其排出体外。光照疗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
2、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宝宝肠道蠕动,加快胆红素的排泄。建议母亲增加喂养频率,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母乳。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停喂母乳2-3天后会有所缓解,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补充水分:适当增加宝宝的饮水量,有助于稀释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促进其通过尿液排出。可以少量多次地给宝宝喂水,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影响宝宝的食欲和消化。
4、观察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皮肤、眼白颜色以及精神状态。如果黄疸加重或伴有嗜睡、拒食、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5、定期检查:新生儿黄疸需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通过血液检查或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进行。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黄疸得到有效控制。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宝宝的饮食和运动。母乳喂养的宝宝应保持规律的喂养频率,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需选择适合的奶粉。适当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如果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