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失眠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常用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失眠通常由压力、焦虑、生活习惯不规律等原因引起。
1、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5-10mg、阿普唑仑0.25-0.5mg和氯硝西泮0.5-2mg常用于短期治疗失眠。这类药物通过增强GABA神经递质的作用,减少神经兴奋性,帮助入睡。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耐受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5-10mg、佐匹克隆3.75-7.5mg和右佐匹克隆1-3mg也是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作用机制与苯二氮卓类相似,但副作用较少,适合短期或间歇性使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酒精和驾驶。
3、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尔通8mg和阿戈美拉汀25mg通过模拟褪黑素的作用,调节睡眠-觉醒周期,适用于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失眠。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使用,但需注意避免与强效CYP1A2抑制剂合用。
4、抗抑郁药物:某些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25-100mg和米氮平7.5-15mg具有镇静作用,可用于治疗伴有抑郁或焦虑的失眠。这类药物通过调节5-HT和NE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使用时需注意监测副作用,如口干、嗜睡等。
5、中药治疗:中药如酸枣仁汤、安神补脑液和天王补心丹也常用于治疗失眠。这些药物通过调节气血、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质量。中药治疗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使用,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
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和坚果,有助于促进褪黑素合成。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如控制光线、噪音和温度,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若失眠持续或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