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体检发现的胆囊息肉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可通过定期复查、饮食调节等方式观察,必要时再考虑手术干预。胆囊息肉可能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慢性胆囊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1、定期复查: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监测其大小和形态变化。若息肉无明显增大且无恶变倾向,可继续观察。
2、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改善胆固醇代谢。
3、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胆囊炎风险。
4、药物治疗:若伴有慢性胆囊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片250mg,每日2次或胆宁片2片,每日3次。
5、手术干预: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短期内迅速增大或伴有胆囊壁增厚的息肉,建议行胆囊切除术。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度运动,如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胆汁代谢。同时,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息肉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管理和干预,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可以避免手术,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