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心理支持和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环境因素和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200-400mg/次,每日3次、塞来昔布100-200mg/次,每日1次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病情较重者,可使用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25mg,每周2次或阿达木单抗40mg,每2周1次抑制免疫反应。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
2、物理治疗:热敷、超声波治疗和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硬。物理治疗应由专业康复师指导,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过度治疗导致不适。
3、运动疗法:适度的运动如游泳、瑜伽和伸展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运动过程中如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
4、心理支持: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对患儿的心理造成影响,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可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
5、定期监测: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内容包括炎症指标、关节功能和药物副作用等,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物理治疗、运动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家长应帮助患儿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度的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