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可能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给孩子,可通过疫苗接种、母婴阻断和日常防护等方式预防。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输血或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
1、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和母乳喂养传播给新生儿。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时,新生儿感染风险较高。母婴阻断措施包括孕期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2、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输血、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或针头传播。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密切接触: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传播。家庭成员中乙肝患者应避免与孩子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确保家庭环境安全。
4、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随后按计划完成全程接种,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5、日常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与乙肝患者共用个人物品,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乙肝感染,可有效预防乙肝传播。
日常生活中,乙肝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游泳,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于乙肝患者的康复和预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