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虫媒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
1、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是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潜伏病毒激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等药物。
2、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常见于儿童夏季脑炎,可能与粪口传播、卫生条件差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呕吐、皮疹、脑膜刺激征。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需静脉免疫球蛋白。
3、虫媒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流行于东南亚地区,起病急骤且病死率高,临床特征为高热、抽搐、昏迷。预防需接种疫苗,治疗主要采用干扰素、甘露醇降颅压。
4、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播散性感染,病毒沿神经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常合并皮肤疱疹和共济失调。早期使用溴夫定可改善预后,严重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
5、EB病毒: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脑炎,青少年好发,典型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治疗以更昔洛韦为主,合并自身免疫反应时需血浆置换。
病毒性脑炎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居家护理注意监测体温和意识状态,出现颈项强直或持续呕吐需立即就医。预防重点在于接种相关疫苗、防蚊灭蚊及加强手卫生,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应避免接触疱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