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痤疮与青春痘本质上是同一种皮肤疾病的不同表述,临床均指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青春痘是痤疮的俗称,多用于描述青少年群体中的轻中度表现;痤疮作为医学术语涵盖更广泛的临床分型与严重程度。
1、命名差异:青春痘特指青春期因激素变化引发的皮脂分泌过剩,属于痤疮的特定发展阶段。痤疮则包含新生儿痤疮、成人迟发性痤疮等全年龄段分类,医学术语中根据皮损形态进一步分为粉刺型、丘疹脓疱型等。
2、发病机制:两者均与雄激素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毛囊角化异常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相关。青春痘多表现为T区油腻伴黑白头粉刺,痤疮严重者可出现囊肿结节,愈后可能遗留瘢痕。
3、临床表现:青春痘通常局限于面部,痤疮可能累及胸背部。炎症性痤疮会出现红色丘疹、脓疱,与非炎症性的粉刺共存,严重程度采用国际Pillsbury分级标准评估。
4、治疗原则:轻症可通过水杨酸洁面、过氧化苯甲酰点涂控制。中重度需联合维A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胶等外用药,顽固病例采用多西环素口服或光动力疗法。囊肿型需医生行皮质类固醇注射引流。
5、病程管理:青春期痤疮随激素稳定可能自愈,但25岁后持续发作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日常需避免高GI饮食、乳制品摄入,选择无油防晒产品,压力管理可降低复发风险。
皮脂腺健康与整体代谢密切相关。建议每日两次温和清洁后使用含烟酰胺的保湿产品,锌制剂补充可调节皮脂分泌。有氧运动促进角质代谢,但需及时擦汗避免摩擦刺激。反复化脓性皮损需皮肤科进行菌群检测,排除马拉色菌毛囊炎等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