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如何治疗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可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疾病通常与雌激素水平异常、肥胖、糖尿病、林奇综合征、PTEN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

1、手术治疗: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是基础治疗方式,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存在转移风险者。术后需结合病理分期决定后续辅助治疗方案。早期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2、放射治疗:体外照射适用于术后存在高危因素者,腔内近距离放疗多用于阴道残端预防。放射治疗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常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肠炎和膀胱刺激症状。

3、激素治疗:孕激素类药物如甲羟孕酮、地屈孕酮可用于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者,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子宫内膜厚度。

4、化学治疗:卡铂联合紫杉醇是标准方案,多柔比星脂质体可用于复发患者。化疗主要应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病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毒性。

5、靶向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MSI-H/dMMR患者,雷帕霉素类似物依维莫司可用于PI3K通路异常者。靶向药物需配合基因检测结果选择,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患者术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进行盆底肌训练,定期监测CA125和HE4肿瘤标志物。放射治疗期间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长期激素治疗者需预防骨质疏松,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化疗期间可通过生姜缓解恶心症状,白细胞下降时需做好感染防护。靶向治疗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皮疹或腹泻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