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结石疼痛可通过调整体位、热敷缓解、药物镇痛、饮食控制、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失衡、胆囊收缩异常、细菌感染、胆道梗阻、代谢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体位调整:突发胆绞痛时采取右侧卧位或膝胸卧位,减少胆囊受压。避免平躺或弯腰动作,可尝试缓慢深呼吸放松腹肌。持续疼痛超过2小时需就医排除胆道梗阻。
2、热敷镇痛: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右上腹,每次15-20分钟。热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胆管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合并发热时禁用热敷。
3、药物干预:急性发作可选用山莨菪碱解痉、布洛芬消炎镇痛、曲马多中枢镇痛。避免使用吗啡类可能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的药物。用药48小时无缓解需急诊处理。
4、饮食管理:发作期禁食油腻食物,缓解期采用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g以下,优先选择清蒸鱼、燕麦粥、水煮蔬菜。避免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
5、手术根治:反复发作或合并感染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ERCP取石术。符合手术指征者尽早干预,避免继发胰腺炎或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
胆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三餐,避免长时间空腹。建议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150分钟以上,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补充脂溶性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