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新生儿低血糖可分为暂时性低血糖、持续性低血糖、医源性低血糖、喂养不足性低血糖、内分泌代谢异常性低血糖五种类型。
1、暂时性低血糖:多发生于出生后24-48小时内,常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这类低血糖通常与胎儿期高胰岛素血症有关,通过早期喂养或静脉补充葡萄糖可迅速纠正。
2、持续性低血糖: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可能与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遗传代谢疾病有关。这类患儿需要持续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二氮嗪、奥曲肽等药物控制胰岛素分泌。
3、医源性低血糖:常见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或静脉营养支持过程中葡萄糖输注中断。规范监测血糖浓度,调整静脉营养方案可有效预防。
4、喂养不足性低血糖:多因开奶延迟、吸吮无力或母乳不足导致。建立早期喂养制度,采用配方奶补充喂养,必要时通过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
5、内分泌代谢异常性低血糖:包括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疾病,以及糖原累积病、脂肪酸氧化障碍等代谢性疾病。需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或特殊饮食管理。
预防新生儿低血糖需重视围产期保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出生后实施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筛查。母乳喂养时注意观察婴儿吸吮状态,必要时添加配方奶。医疗团队需规范操作静脉营养支持流程,对持续低血糖患儿应及时进行内分泌代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