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抗癫痫药物可通过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联合用药、控制诱发因素、心理干预等方式长期使用。癫痫通常由遗传因素、脑损伤、代谢异常、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
1、剂量调整:长期用药需根据血药浓度和发作频率动态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或疗效不足。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药物需个体化给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2、定期监测:每3-6个月进行脑电图和影像学复查,评估发作控制效果。药物可能引起认知功能下降或骨髓抑制,需监测注意力、记忆力等神经心理功能。
3、联合用药:难治性癫痫可联合使用拉莫三嗪、托吡酯等不同机制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需避免与红霉素、西咪替丁等联用。
4、控制诱因:睡眠不足、闪光刺激、酒精等可能降低药物敏感性。建立规律作息,佩戴防蓝光眼镜,采用生酮饮食辅助控制发作。
5、心理干预:长期用药易产生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治疗依从性。正念训练能减轻药物副作用的主观感受,团体支持有助于维持社会功能。
癫痫患者长期用药期间应保持钙镁丰富的饮食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意外伤害。游泳、骑行等运动需专人监护,发作未完全控制前禁止驾驶。护理重点包括建立用药提醒系统、记录发作日记、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