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1型和2型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发病机制、并发症风险及管理难度综合评估。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但后期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
1、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由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起病急骤;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分泌不足,病程进展缓慢。前者需立即胰岛素替代治疗,后者早期可通过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口服药控制。
2、急性并发症:1型糖尿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呕吐、意识模糊等;2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风险更高。两者均需急诊处理,但1型患者低血糖风险更突出。
3、慢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状态下,2型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更显著,需同时控制血压血脂。
4、管理难度:1型糖尿病需严格监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剂量,儿童患者管理更复杂;2型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运动控制,但患者依从性常影响疗效。
5、预后差异: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早,累积并发症风险高;2型糖尿病随病程延长,胰岛功能衰退后治疗难度与1型趋同。两者晚期均可能面临截肢、失明等严重后果。
日常需保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糙米、荞麦等主食,配合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与眼底检查,1型患者需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应急,2型患者应重点控制腹型肥胖。血糖持续异常或出现视力模糊、肢体麻木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