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宫颈癌3b期可通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疾病进展至该阶段可能与HPV持续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盆腔疼痛等症状。
1、放射治疗:体外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核心手段,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结构。调强放疗技术可精准靶向肿瘤区域,减少对直肠膀胱的损伤。同步放化疗能显著提升五年生存率至40%-60%。
2、化学治疗:顺铂为基础的同步化疗是标准方案,紫杉醇、卡铂等药物可阻断癌细胞分裂。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为后续放疗创造有利条件。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配合升白针等支持治疗。
3、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延缓肿瘤进展,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PD-L1阳性患者。安罗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可干扰肿瘤信号传导,与化疗联用提升客观缓解率。
4、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等PD-1抑制剂能激活T细胞抗肿瘤反应,KEYNOTE-826研究显示其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肿瘤突变负荷高的患者可能获益更显著,需进行MSI/dMMR检测筛选适应症。
5、手术治疗:盆腔廓清术适用于放化疗后局部复发病例,需切除子宫附件及受累脏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可解决远处淋巴结转移,术后需结合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规范治疗需持续12-18个月,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90g优质蛋白,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维持体能。每周监测血常规预防感染,使用阴道扩张器预防放疗后粘连。心理支持小组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疼痛管理需联合阿片类与非甾体药物。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PET-CT评估疗效,五年内密切随访HPV病毒载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