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总管结石可通过内镜取石、药物溶石、手术切除、饮食调节、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该疾病通常由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胆固醇代谢异常、胆道蛔虫、先天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内镜取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首选治疗方式,通过十二指肠镜直达胆总管开口,采用取石网篮或球囊清除结石。对于直径小于1cm的结石,可配合乳头肌切开术促进排石。该方式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大多数非复杂性结石。
2、药物溶石: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固醇结石溶解,适用于无法手术的高龄患者。匹维溴铵能缓解Oddi括约肌痉挛,辅助结石排出。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用于合并胆道感染的情况,需持续用药4-6周。
3、手术切除:开腹胆总管探查术适用于巨大结石或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术中需放置T管引流。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创伤较小,术后需监测胆汁引流量。两种术式都可能需要同期切除胆囊。
4、饮食调节: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g以下,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燕麦、芹菜可促进胆汁排泄。少量多餐制减轻胆道负担,餐后散步有助于胆汁排空。
5、定期复查:术后3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评估有无结石残留。每年监测肝功能指标,关注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合并糖尿病者需强化血糖控制,空腹血糖应维持在7mmol/L以下。
胆总管结石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ml饮水量,可饮用薄荷茶辅助利胆。建议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术后患者需观察大便颜色,出现陶土样便提示胆道梗阻可能。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腹部,睡眠时选择右侧卧位促进胆汁引流。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减少血管痉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