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严重程度需根据病程阶段、并发症风险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终身无症状,但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肝癌风险显著高于丙肝;丙肝虽易慢性化,但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率超95%,而乙肝目前无法根治需长期药物控制。两种疾病均可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但乙肝疫苗普及使其新发感染率大幅下降。
1、致癌风险:乙肝病毒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能力更强,慢性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约为丙肝患者的2-3倍。乙肝相关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丙肝致癌常跳过肝硬化阶段直接发生。两种病毒均可通过持续炎症刺激诱发肝细胞突变。
2、疾病进展:未经治疗的慢性丙肝2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约15-30%,乙肝约20-30%。丙肝纤维化进展速度通常快于乙肝,但乙肝病毒自发清除率仅1-2%,远低于丙肝的15-25%。乙肝免疫耐受期可能持续数十年无明显肝损伤。
3、治疗现状: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曾是丙肝标准疗法,现已被索磷布韦、格卡瑞韦等直接抗病毒药物取代,12周疗程治愈率98%。乙肝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停药后复发率高达50%。
4、母婴传播:乙肝母婴传播率未干预时达90%,通过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接种可降至5%以下。丙肝母婴传播率约5-8%,且无有效阻断措施。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两种病毒的垂直传播风险。
5、疫苗防护:乙肝疫苗纳入全球计划免疫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携带率已降至1%以下。丙肝尚无有效疫苗,但严格筛查献血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可使传播风险降低99%。两种病毒均需避免共用剃须刀、纹身器械等血液暴露行为。
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肝功能恢复,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60-80g,优先选择鱼虾、豆制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代谢,但肝硬化患者需避免腹部碰撞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弹性检测,乙肝患者每6个月需进行甲胎蛋白和超声筛查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