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2级指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属于中度血压升高,需积极干预防止靶器官损害。
1、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级高血压需非同日三次测量达标。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颈项板紧等症状。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
2、风险分层:伴随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时,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控制目标值需个体化调整。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
3、靶器官保护: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左心室肥厚、蛋白尿等损害。推荐每年进行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必要时行心脏超声检查。ACEI/ARB类药物具有明确器官保护作用。
4、合并症管理:约40%患者合并血脂异常。饮食需限制钠盐至每日5克以下,增加全谷物、深海鱼类摄入。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辅助降压。
5、用药原则:初始治疗常采用单药足量或小剂量联合方案。难治性高血压可考虑加用螺内酯,必要时转诊专科评估继发性病因。避免频繁更换药物,定期随访调整方案。
高血压2级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饮食推荐DASH模式,重点补充钾、钙、镁元素。运动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活动,避免憋气动作。戒烟限酒,保证7小时睡眠,通过冥想缓解精神压力。每3个月复查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出现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