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但更常见的是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月经量少可能与子宫肌瘤位置、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受损、贫血、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1、肌瘤位置:黏膜下肌瘤可能压迫子宫内膜,影响其正常脱落,导致经量减少。这类患者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肌瘤类型,无症状者可定期观察,有症状者需考虑宫腔镜手术或肌瘤切除术。
2、激素失衡: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与肌瘤无关但可能并存。建议检测性激素六项,适量增加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避免过度节食。
3、内膜损伤:反复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内膜基底层损伤,表现为经量锐减。宫腔镜检查可评估内膜状态,必要时采用雌激素周期疗法促进内膜修复。
4、缺铁性贫血:长期月经过多导致的贫血可能反馈性引起经量减少。血清铁蛋白检测可确诊,建议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重度贫血需口服铁剂治疗。
5、精神因素:长期焦虑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轴影响卵巢功能。量表评估心理状态后,可采用正念冥想、规律运动调节,必要时联合心理咨询。
合并月经异常的子宫肌瘤患者应记录月经日记,每3-6个月复查超声。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避免高雌激素食品如蜂王浆。适度进行瑜伽、游泳等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出现严重贫血或肌瘤快速增长时需及时就诊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