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是怎么治疗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腱鞘囊肿可通过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局部注射、手术切除、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腱鞘囊肿通常由关节劳损、肌腱滑膜增生、结缔组织退变、局部外伤、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穿刺抽液:使用无菌针头抽取囊内胶冻状液体,操作简单但复发率较高。适合体积较小、位置表浅的囊肿,术后需配合加压包扎减少渗出。

2、加压包扎:通过弹性绷带持续压迫囊肿部位,促进囊壁粘连闭合。需维持7-10天压力,适用于手腕、足背等易固定部位,需注意观察末梢循环。

3、局部注射:向囊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抑制滑膜炎症反应。注射后可能伴发皮肤色素脱失,需避免短期内重复操作超过3次。

4、手术切除:采用囊肿切除术或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完整剥离囊壁防止复发。适用于反复发作或压迫神经的病例,术后需进行手指功能锻炼。

5、物理治疗:通过超声波、蜡疗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纤维组织。配合手法按摩可促进囊肿吸收,适合早期体积较小的病灶。

日常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耐受力,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部动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结缔组织修复。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慢性期热敷改善局部代谢。若囊肿影响关节活动或持续增大,建议骨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