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该疾病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腰部劳损、椎间盘退变、遗传因素、外伤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保持腰椎自然曲度。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仰卧时膝下垫薄枕,避免腰部悬空。每日卧床时间不超过72小时,防止肌肉萎缩。
2、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能缓解肌肉痉挛。专业机构进行的牵引治疗需控制重量在体重的1/3以下,每次不超过20分钟。家庭可用热水袋热敷,温度不超过50℃。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改善肌痉挛。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辅助神经修复,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曲马多。
4、康复训练:疼痛缓解后开始腰背肌锻炼,五点支撑法每日3组每组10次,飞燕式训练循序渐进。游泳推荐蛙泳姿势,水中浮力减轻腰椎负荷。避免弯腰搬重物,久坐时使用腰靠垫。
5、手术治疗:微创椎间孔镜适用于单纯突出,开放椎间盘摘除术处理严重钙化病例。术后需佩戴腰围6-8周,三个月内禁止扭转动作。复发患者可考虑椎间融合内固定术。
日常建议睡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坐姿时双脚平放地面。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急性期过后逐步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核心肌群训练选择平板支撑替代仰卧起坐。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