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月经量少怎么办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35岁月经量少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调节激素、治疗妇科疾病、改善心理状态等方式治疗。月经量少通常由卵巢功能减退、子宫内膜损伤、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影响雌激素分泌。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7-8小时,每周进行3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避免体重指数低于18.5。

2、补充造血营养:铁元素缺乏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红肉等富含铁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必要时可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

3、调节内分泌: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干扰月经周期。性激素六项检查可明确病因,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建立人工周期,需持续监测激素水平变化。

4、治疗器质病变:宫腔粘连或子宫内膜结核会直接减少经量,可能与多次人流术、生殖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周期延长、痛经加剧等症状。宫腔镜探查能明确诊断,轻度粘连可行宫腔分离术,结核需规范抗痨治疗。

5、缓解心理压力:长期焦虑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月经。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等减压方式每天练习20分钟,严重者可接受认知行为治疗,抑郁量表评分≥10分需联合心理科干预。

月经量少女性日常可增加豆制品、坚果等植物雌激素摄入,经期避免生冷饮食。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同时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