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交通性鞘膜积液可能由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合、腹内压增高、睾丸炎、外伤、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射、鞘膜翻转术、鞘膜切除术等方式治疗。
1、先天因素: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合是婴幼儿发病的主要原因,腹腔液体经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阴囊形成积液。日常需避免剧烈哭闹或咳嗽,1岁内部分患儿可自愈,2岁以上未愈者需考虑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2、腹压增高:慢性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等导致腹内压持续升高,促使腹腔液体渗入鞘膜腔。建议治疗原发病,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肌功能,限制举重等增加腹压的活动。
3、感染因素:睾丸炎、附睾炎等炎症反应可能引发鞘膜分泌功能紊乱,多伴随阴囊红肿热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慢性感染可配合微波理疗。
4、创伤因素:阴囊踢伤、骑跨伤等外力作用可破坏鞘膜淋巴管,表现为突发阴囊肿胀伴淤斑。伤后24小时冰敷止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形成血肿需穿刺引流。
5、循环障碍:丝虫病、肿瘤压迫等导致淋巴回流受阻,鞘膜腔内蛋白含量增高形成乳糜积液。需治疗丝虫病乙胺嗪、肿瘤等原发病,顽固性积液可采用鞘膜切除术。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或久坐。饮食多摄入冬瓜、薏仁等利水食物,限制高盐饮食。适度进行游泳、慢跑等运动,避免深蹲、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若阴囊持续增大伴坠胀感,或出现发热、剧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