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烫伤可通过冷水冲洗、局部消毒、药物涂抹、水疱处理、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烫伤通常由高温液体、蒸汽、火焰、电击、化学物质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块直接冷敷,防止冻伤。冲洗后轻轻擦干患处,保持创面清洁。
2、局部消毒:碘伏可用于浅表烫伤消毒,其有效成分聚维酮碘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使用前需确认创面无活动性出血,用棉签蘸取0.5%碘伏溶液由中心向外环形涂抹。
3、药物涂抹:浅二度烫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愈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修复。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软膏缓解症状,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
4、水疱处理:直径小于1厘米的水疱无需刺破,保持完整疱皮可预防感染。较大水疱需在消毒后用无菌针筒抽吸疱液,保留疱皮作为天然敷料,每日观察有无渗液或红肿。
5、预防感染:深二度以上烫伤需每日更换无菌敷料,口服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感染。出现化脓、发热或创面扩大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软膏。
烫伤恢复期需保证每日摄入60-80克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大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保持患处高于心脏水平,关节部位烫伤需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愈合后新生皮肤需防晒12个月,使用硅酮凝胶预防瘢痕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