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轻微烫伤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外用药物、保护创面、观察变化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高温液体、热蒸汽、火焰接触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块直接冷敷,防止冻伤。生理盐水或纯净水均可用于冲洗,水流压力不宜过大。
2、消毒处理:使用碘伏或苯扎氯铵溶液消毒创面,预防细菌感染。消毒时动作轻柔,避免摩擦损伤表皮。面积较大或出现水疱时,需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
3、外用药物: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或湿润烧伤膏促进创面修复。严重烫伤需就医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禁止使用牙膏、酱油等家庭物品涂抹,可能引发感染或影响医生判断。
4、保护创面:小水疱无需刺破,大水疱需由医生处理。覆盖无菌敷料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每日更换1-2次。避免衣物摩擦,防止二次损伤。
5、观察变化:注意创面红肿、渗液情况,体温超过38℃或创面化脓需及时就医。深二度以上烫伤可能遗留疤痕,需早期介入疤痕防治治疗。
烫伤后24小时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鱼肉蛋奶。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恢复期可进行手指关节屈伸训练预防功能障碍。接触高温物品时佩戴防护手套,厨房操作注意热油飞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