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含铁量高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红肉、贝类海鲜、豆类及深绿色蔬菜等,合理搭配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1、动物肝脏:
猪肝、鸡肝、鸭肝等动物肝脏是血红素铁的最佳来源,每100克猪肝含铁量高达22.6毫克。血红素铁人体吸收率可达15%-35%,建议每周食用1-2次,焯水后爆炒或煮粥可减少胆固醇摄入。
2、红肉类:
牛肉、羊肉等红肉中铁含量显著高于白肉,每100克瘦牛肉含铁3.3毫克。选择里脊、腿肉等低脂部位,采用炖煮方式更利于铁元素溶出,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青椒可提升吸收率。
3、贝类海鲜:
蛤蜊、牡蛎、贻贝等软体动物含铁量突出,每100克牡蛎肉含铁7.1毫克。贝类同时富含维生素B12,清蒸或白灼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对海鲜过敏者需谨慎食用。
4、豆类制品:
黄豆、黑豆、鹰嘴豆等豆类及其制品含非血红素铁,每100克黑豆含铁7.2毫克。浸泡12小时后高压炖煮可降低植酸干扰,与瘦肉类同炖能使铁吸收率提升2-3倍。
5、深色蔬菜:
菠菜、苋菜、羽衣甘蓝等深绿色蔬菜含铁量较高,每100克苋菜含铁5.4毫克。烹饪时建议先焯水去除草酸,搭配柠檬汁或鲜橙可促进非血红素铁转化,素食者应保证每日300克摄入量。
补铁饮食需注意食物搭配禁忌,避免与浓茶、咖啡、高钙食品同餐影响吸收。建议每周摄入动物性铁源2-3次,植物性铁源每日补充,同时进行快走、跳绳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清铁蛋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