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多发子宫肌瘤可通过药物控制、介入治疗、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子宫动脉栓塞等方式治疗。多发子宫肌瘤通常由雌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干细胞突变、血管生成异常、免疫调节失衡等原因引起。
1、药物控制:
适用于肌瘤较小或症状较轻者,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选择性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乌利司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药物通过抑制雌激素分泌或阻断雌激素受体发挥作用,可能伴随潮热、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2、介入治疗:
聚焦超声消融术通过体外超声波精准加热破坏肌瘤组织,适合3-8cm的肌壁间肌瘤。磁共振引导下激光消融可直接凝固肌瘤血管,术后需监测阴道出血和感染风险。介入治疗创伤小但存在复发可能,需配合长期随访。
3、腹腔镜手术:
适用于直径大于5cm的浆膜下肌瘤,采用电凝钩或超声刀逐层剥离肌瘤。术中需注意输尿管走行避免损伤,术后可能发生肠粘连或穿刺孔疝。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保留子宫,但多发肌瘤易残留微小病灶。
4、开腹手术:
针对巨大肌瘤>10cm或疑似恶变者,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完整切除深部病灶。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或肌瘤弥漫性生长者,根据年龄选择次全切或全子宫切除。开腹手术视野清晰但恢复期较长。
5、子宫动脉栓塞:
通过股动脉插管注入栓塞颗粒阻断肌瘤血供,可使肌瘤体积缩小40-60%。术后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和发热,严重者发生子宫缺血坏死。该技术对带蒂浆膜下肌瘤效果较差,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日常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羽衣甘蓝和大豆制品摄入,限制红肉及高脂饮食。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控制体重,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定期妇科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出现异常出血或压迫症状及时复诊。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绝经后肌瘤持续增大需警惕肉瘤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