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结核咳嗽的特点包括干咳或少量黏液痰、夜间加重、持续时间长、伴随低热盗汗、可能咯血。
1、干咳为主:
肺结核早期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因结核分枝杆菌刺激支气管黏膜引起。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少量白色黏液痰。这种咳嗽使用普通止咳药效果有限,需结合抗结核治疗才能缓解。
2、夜间加重:
肺结核咳嗽具有昼夜节律性,夜间平卧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气道敏感性增加。患者常因剧烈咳嗽影响睡眠,可能伴随盗汗症状,与结核毒素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3、持续超两周:
肺结核咳嗽通常持续超过两周,属于慢性咳嗽范畴。普通呼吸道感染咳嗽多在一周内缓解,而结核病咳嗽呈渐进性加重,可能伴随午后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4、伴随体征:
咳嗽可能伴随特征性结核中毒症状,包括长期低热37.3-38℃、夜间盗汗、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出现胸痛,与胸膜受累有关,咳嗽时疼痛可能加剧。
5、可能咯血:
约三分之一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因结核病灶侵蚀肺血管所致。咯血量从血丝到大量不等,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大咯血风险较高,需警惕窒息等并发症。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咳嗽期间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出现持续咳嗽伴体重下降需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测,确诊后需规范完成6-9个月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