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老人家头晕可能由体位性低血压、耳石症、脑供血不足、贫血、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减退,快速起身时血压骤降导致脑部短暂缺血。表现为站立时眼前发黑、眩晕,平卧后缓解。建议起床时遵循"三个30秒"原则:醒后躺30秒、坐起30秒、双腿下垂30秒再站立。日常可穿弹力袜、适当增加盐分摄入。
2、耳石症:
内耳碳酸钙结晶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眩晕,可能与头部外伤或衰老有关。典型表现为转头时突发旋转性眩晕,持续数秒至1分钟。可通过Epley复位手法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突然转头、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预防发作。
3、脑供血不足:
颈动脉斑块或血管痉挛导致脑血流减少,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症状包括持续头昏沉、行走不稳,可能伴随记忆力减退。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尼莫地平。建议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4、贫血:
铁缺乏或慢性疾病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老年女性更常见。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短。需检查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轻度贫血可通过进食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改善,中重度需补充铁剂或促红细胞生成素。
5、药物副作用:
降压药、镇静剂等可能影响前庭功能或血压调节。与多种药物联用相关的头晕多在服药后1-2小时出现。建议记录用药与头晕的时间关系,由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如将硝苯地平更换为缬沙坦,或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剂量。
老年头晕患者需监测血压血糖,保证每日1500ml饮水,进行太极拳等平衡训练。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限制酒精摄入。若出现喷射性呕吐、肢体无力或持续眩晕超过24小时,需立即神经科就诊排除脑卒中。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和前庭功能评估,必要时完善头颅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