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食用鸡肉,需注意烹饪方式和摄入量。选择去皮鸡胸肉、避免油炸加工、控制每日摄入量、搭配低钠调味、监测血压变化。
1、去皮鸡胸肉:
鸡胸肉是优质蛋白质来源,脂肪含量低于其他部位。去皮后饱和脂肪含量显著降低,每100克约含1克脂肪,适合高血压患者补充营养。建议水煮或清蒸烹饪,避免增加额外油脂摄入。
2、避免油炸加工:
炸鸡、烤鸡翅等加工方式会大幅提高钠和脂肪含量。一份炸鸡腿钠含量可达800毫克,接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3。高温油炸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可能加重血管内皮损伤。
3、控制摄入量:
每日禽类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00-150克。过量蛋白质摄入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可将鸡肉与豆制品交替食用,保证蛋白质多样性。
4、低钠调味方式:
烹饪时用柠檬汁、香草替代食盐。市售调味料常含隐形钠,1汤匙酱油含钠约1000毫克。可使用蒜粉、姜黄等天然香料提味,减少钠摄入对血压的影响。
5、血压监测:
食用后2小时监测血压变化,部分人对肉类中的酪胺敏感。合并高尿酸血症者需注意,鸡肉嘌呤含量中等,过量可能诱发痛风。记录饮食与血压波动的关系,个体化调整食谱。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管理需综合考虑营养均衡与血压控制。建议采用DASH饮食模式,每日摄入蔬菜400-500克、水果200-300克,配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烹饪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限制加工食品摄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保持良好作息和情绪管理对血压控制同样重要。